视力保护色: | |
东双沟镇2014年工作总结和 2015年工作打算 | |
|
|
今年以来,东双沟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全十美”的幸福洪泽奋斗目标,以“六大战略”为支撑,“六大跨越”为引领,聚焦项目招引和建设,统筹镇村发展,保障社会民生,规范机关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共实施工业项目13个,其中,签约亿元开工项目2个;投资超1000万元7个(全民创业项目)。预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526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71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开票8.4亿元,服务业入库税收3178.9万元,开工项目注册外资到账600万美元,固定资产购置进项税35万元,工业用电量1094万千瓦时,培植列统企业2家,亿元企业2家(卡威尔和吉信甘油)。 二、项目招引和建设情况 1、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认真落实“特色产业强化年”和“创新创业推进年”的相关部署,今年镇成立四个招商小组,镇主要领导和各招商组长轮流带队外出招商。先后多次深入南京、苏州、浙江、重庆等地开展项目招引。全年新招引工业项目8个,累计投资达6亿元。其中,投资超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为箱包加工、制鞋、石英制品、装饰材料、自保温砖、鑫塬铭新材料、闪亮玻璃;签约亿元项目1个,为重庆客商投资1.5亿元的“三不加”酱油酿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和企业注册,土地款已缴纳,正在做建筑设计,预计明年三月份开工。在谈工业项目2个,分别为金刚石磨具和电动三轮车项目。招引现代服务业项目3个,分别为洪湖湾大酒店、颐馨宾馆和汉庭快捷酒店。招引总部经济项目36家,累计开票2.9亿元,利税400万元。 2、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共实施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13.3亿的苯二甲酰氯和苯二胺项目(方圆化工)已于三月份开工,一期部分车间设备已安装,预计明年二季度生产;投资1.2亿元的新型纳米催化材料项目(卡威尔化工)一期已完成开票 1.3亿元;投资1.1亿元的映像悬湖山庄项目,土地指标已安排,准备挂牌,现正在做前期清障工作;投资1.6亿元的亿达化工控制楼和三幢厂房已建成,计划于2015年5月份竣工;投资3000万元的箱包加工、制鞋、石英制品等项目已开工并部分投产,其中箱包加工已实现开票1100万元,新建双层标准化厂房6000平方米。 3、项目提升稳步开展。加大对工业集中区 “围墙项目”、“空巢项目”、“低产项目”的清理力度,成功实现制鞋项目与原破产企业五环制球、石英制品与原恒隆纺织的对接。认真贯彻落实县开发区企业质效提升“百日会战”活动,目前,宇全机械和御翔粮业已进入走破产程序,正在进行拍卖;安妮装饰材料与河北客商合作,证照已办理,近期即将开票,预计年前可实现开票1500万元。 二、农业农村工作完成情况 1、农业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农业招商成果丰硕。全年共落实农业招商项目5个,其中:江苏国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0万元兴建的林苗一体化项目已签约;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在实施。土地流转初见成效。今年全镇已流转土地面积3.42万亩,其中,丰收村和严渡村良种繁育流转5000亩,江苏国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4800亩。强力推进壮村工程。认真落实县壮村工程会议精神,迅速成立镇壮村工程领导小组,制定壮村工程挂钩帮扶制度,西片11个村落实壮村项目15个,年村平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9万元;东片9个村(居)通过投资购买商铺和项目实施,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84.53万元,村平20.5万元,完成了县委、县政法下达的壮村目标任务158万元,完成率达116.8%。秸秆“两禁”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突破,坚持疏堵结合,通过补贴和处罚,夏秋两季未冒一处烟,为着一处火。全力推进林苗一体化项目,国泰公司投入350万元的林苗一体化项目,已签订协议。庆祥村、张庄村、邵庄村和滨湖居委会积极流转土地,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 2、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实施农业基础设施类项目10个,累计投入资金约7000万元,其中:南甸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总投资2371万元,镇成立了项目实施指挥部,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0%;2014年城乡挂钩项目总投资1498万元,新增耕地535.3亩;投资170万的占卜平衡项目库项目,新增耕地293亩;投资1000万元的周桥水利七期项目基本完工;投资800万元的宋庄片水利重点县项目完工;编报并实施了250万元高标准农田项目,位于洪三路沿线4个村,主要建设道路、涵闸、沟渠清理防渗河道等,项目5月份开工建设,正在建设中;实施2013年下达的200万元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位于青云、滨湖两村居,共新建大棚400亩,已建成270亩,不足部份正在建设,预计12底全部建成;申报了滨湖180万元智能温室项目,正在实施中。 3、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五位一体”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完成全镇沟渠普查、登记、定位等工作,通过招标竞标,聘请管护人员89人,所有沟通正在清理中。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全年共发放惠农资金1905.8万元,其中:粮食直补694.5万元、良种补贴248.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963万元。农业组织逐步健全,全年共发展家庭农场19家;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个。实施好科技入户工程,共培育示范户195户,培训农民2800人。 三、镇村面貌持续改善 1、集镇承载力不断增强。在西片集镇东西两侧分别实施占地400亩的徽派集中安置点项目和占地30亩自建点,促进人口集聚。目前已建成住宅623套,建筑面积71708平方米,铺设下水道 1500米,水泥路面12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0盏。在东片继续实施了“万家乐园”集中居住点项目,新建住宅120套。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修宁国路、振兴路、东部路(菜场西侧)共1.8公里。新架设路灯共计101盏,覆盖宁国路、府前路、洪金路等9条镇区道路,实现镇区核心道路路灯全覆盖。投资80万元完成万集大桥修建改造。投资20万元完善污水处理厂在线检测仪和流量仪等硬件配备。投资 150 万元完成水电、雨污管网、绿岛绿化等集镇基础设施配套。购买垃圾桶1700个,垃圾车41辆。 3、集镇管理不断提升。出台了《东双沟镇集镇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成立专门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对镇区所有建筑坚持先规划后审批,同时加大对违章建设的查处力度。加强镇区秩序管理,集中了整治镇区环境和秩序,对主要街道进行了划线管理,设置了2处公共停车场。按照“户集、村收、镇运”的环卫流程,完善全镇垃圾清运工作。 四、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改善民生。全年我镇重点兴办了以下惠民实事:一是投资350万元的万小教学楼主体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东双沟镇第二幼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吸纳幼儿200名;二是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97%、98%;三是免费为全镇适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为东片2600多位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完成2014年免费孕前健康检查;四是实行低保户动态管理,全年共核销低保户575户,新增低保户74户,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542864元;五是完成区域供水工程施工,实现自来水与县城“同质、同价”;六是投资100万元改造提升东片敬老院,改善老人的居住生活条件。争取上级扶持修建改造两个烈士陵园。七是顺利完成青云居委会和滨湖居委会安置房分配;八是联合县妇联开展“单亲母亲关爱活动”,为全镇7名单亲母亲提供心理疏导、就业培训、微心愿满足、健康体检等服务。九是推进“四城同创”工作,扎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十是全镇共疏浚河道6条,共16.4公里,整治河塘沟渠35条,共27.27公里。铺设一事一议奖补道路10.6公里,涉及7个村。
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1、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和党员干部的实际,以聚焦并着力解决“四风”问题为主要任务,以领导班子、机关中层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对象,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内容,坚持从严从紧、边学边查、即知即改。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教育实践活动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切实转变了作风,取得了自我认可、组织认可、群众认可的显著成绩,活动期间,共收集群众意见282条,提出整改措施326条,建立完善制度12个。 2、深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制定实施方案,下达“任务清单”。开展“三公”瘦身活动,所有“三公”经费支出必须事前申报,1-10月份“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4.46%。强化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全年共开展机关作风督查26次,印发督查通报18期,从重处罚11名作风违规人员。按照县纪委规定,落实公车租赁要求,重新租赁符合标准的公务用车。同时,严格执行公车节假日封存制度,杜绝公车私用。 3、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强化信访基层基础建设,借助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平台,有效整合资源,新建70平米的接访大厅和40平米的视频接访室,提升了接待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大矛盾排查力度,对有越级上访苗头的信访事件做到应排尽排,“判重率”显著提升。通过开展“重点信访案件集中化解百日行动”等活动,全镇共排查突出信访矛盾198件,有效化解187件。 2014年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我们狠抓项目不放松的发展理念;更得益于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但一些制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不容忽视,突出问题有:一是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卡威尔化工建设未达序时进度,投资1.1亿元的映像悬湖山庄因缺乏土地指标进展较缓。二是镇工业集中区平台建设难度大,因土地指标等因素制约,部分项目难以落户。三是镇村建设工作不规范,造成难点矛盾。四是农业土地流转难度大,部分群众认识不足,对土地流转有抵触情绪。五是原镇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破产倒闭情况严重。如百顺制衣和金鑫科技。六是刚性支出压力大,财政收入增长慢,但群众需求越来越大,尤其在城镇建设方面。七是区划调整造成的暂时性矛盾。对此,我们要在明年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15年,东双沟镇紧紧围绕幸福洪泽标准,按照县委提出构建县区域副中心镇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承南起北、接东揽西的区位优势,着力实施以大项目和“三区三园”为主导的“壮腰”工程,努力将东双沟镇打造成工业和商贸旅游服务产业特色镇。 一、 以工业项目建设为引领,筑牢城镇化发展基础。 一是突出“433”大项目带动。重点围绕机械、电子、高端纺织和盐化新材料产业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的四季招商活动,确保再签约4个以上重大项目,其中,签约外资项目1个;对已签约落户的江苏方圆、卡威尔新材料、三不加酱油、醋和固废处置二期等亿元项目;加大帮办力度,加快推进建设,确保一、二季度开工3个,确保当年竣工3个,即方圆一期、固废处置二期和亿达化工。 二是推进“646”产业链项目集聚。对在县开发区和镇工业集中区存量破产闲置厂房进行盘活,力争新落户6个企业,提升置换4个低质效企业,全年新培植6个列统企业。 三是深化壮村行动。运用县三年壮村计划优惠政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尤其是经营性收入实质性增长,力争使20个村(居)都新增年投入在20万元、经营纯收入在2.5万元以上的实体项目。 二、以“三区三园”建设为抓手,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有序推进“三区”建设。建设1个中心镇区,重点就是加快青云居委会街道的发展,将其打造成人口集聚度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综合服务齐全的中心镇区。规划先行,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城镇形态、产业业态、自然生态、人文状态“四态融合”要求,进一步完善集镇总体规划,形成沿宁连路的工业区;沿青云路和长江路的商贸经济带,沿草泽河和东部路的集中居住区。项目运作,促进人口集聚。深入调查摸底,排出集镇建设项目,坚持规范有序,市场运作,统筹各方面资源抓好中心镇区建设。重点实施“五个一”:建设1个农民集中居住点,新建30000平方米农民住宅,启动1个老政府出让地块30000平方米商住房建设,将集镇建成可容纳3000户1.5万人集中居住的核心镇区;启动1个建设10000平方米室内市场建设;启动1个2000平方米商场建设;启动1个100000平方米市民健身广场建设。同时加强污水管网、电力改造、道路硬化、镇区绿化、水道美化和街道亮化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完善镇区功能。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水平。逐步探索建立“产业发展服务、基础配套服务、就业社保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等五大中心镇区服务体系,重点解决群众饮水安全、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环境卫生、就业养老等方面的需求。建设2个特色社区。加强万集街区建设,按照区划调整后建设不减、服务不减的要求,实施“五个一”建好万集街区。建设1个街区服务大厅,重点打造一个集司法、调解、计生、民政等功能为一体的便民大厅;修建整治1个市民广场,为群众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改造1片沿街户外广告标牌;改造1个农贸市场;建好1个社区管理中心,保障社区服务中心和活动中心的运行,加强社区环境和秩序的管理,确保万集社区生产、生活井然有序。规范滨湖社区建设。滨湖居委会是洪泽旅游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将按照政策和规范程序,将滨湖集中居住区合理改造建设,打造成为洪泽旅游的特色养生居住区。 积极推进“三园”建设。即镇工业园,林苗一体化示范园,沿湖生态观光休闲园。提升镇工业园,严抓项目招引提升,在加速集聚中更多招引具有引领性、支撑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项目;紧抓项目质效提升,逐步清理集中区内“空巢项目”和“围墙项目”,实行项目分类管理,梯度培育,形成一批税收高、带动力强的项目;狠抓项目帮办提升,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健全融资担保、物流仓储、技术检测、法律政策咨询、财务税务代理、员工招聘培训、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等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社会化服务。服务林苗一体化示范园,督促土地流转,制定时间表,确保项目用地流转到位;推进项目落实,积极外出招引林苗一体化项目,做好江苏国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0万元的林苗一体化项目帮办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做好项目服务,协助各项目引资单位和实施单位做好项目矛盾调解工作。发展沿湖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园。推进观光服务项目落户,加快投资1.1亿元的映像悬湖山庄项目建设,主动服务气象科普园、民兵训练基础等项目建设;推进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促进玻璃温室尽早运行;服务健康养生园建设,主动服务项目规划和建设。 三、以惠农政策为支撑,推进农村基础提升。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主动寻找有实力的公司化管理的大老板与村对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全年力争流转土地1.5万亩。 规范抓好政策性项目实施。按照在高平台招标、科学化管理等要求抓好南甸土地整理、和平、庆祥农业开发等项目实施。实施300亩以上农村城乡挂钩项目。结合项目实施,抓好农村道路、涵桥、沟渠等建设,全年新增农村道路40公里以上。 抓好“五位一体”和生态创建工作。规范小型水利改革等工作,开展全域环境整治,确保通过验收。做好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建设工作。 四、以和谐创建为保障,促进农村基层稳定。 抓教育,开展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抓排查,探索建立信访周排查、周汇报制度,制定考核细则,构建村(居)、部门、调处中心三方联动机制,做到早排查早化解早稳控,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抓化解,积极推行重点信访“领导包案化解”,对历史遗留问题、农民工工资、破产企业职工工资、征地拆迁等重点信访问题,逐级、逐案、逐人明确化解责任,确保“五个到位”,即政策落实到位、教育引导到位、人员稳控到位、救助帮扶到位、打击处理到位。 抓防控,完善领导接访制度,制定《班子成员接访、下访实施细则》,督促班子成员认真执行每日接访制度,倡导班子成员走出“大楼”,深入挂钩村和分管单位,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将矛盾控制在可控范围。 五、加强机关管理,促进服务提升。强化机关管理建设,推动机关工作磨合,促进机关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本领。 1、完善机关管理机制。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和管物,研究出台《东双沟镇学习、工作、机关事务管理三项制度》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机关工作流程、内容和要求。加大重点工作和机关作风督查力度,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完善奖优罚劣机制。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和“有作为、会作为、能作为”作为评价镇村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镇设立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秸秆“两禁”、信访稳定等重点工作保证金,对年度重点工作完成较好的,给予重奖;对重点工作完成较差的,给予重罚,直至调离岗位。 3、完善防腐保廉机制。坚持科学决策,在涉及重大决策、重大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时,实行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杜绝一言堂,防止滋生腐败行为。强化监督检查,充分运用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形式,着重做好对征地拆迁、项目实施、镇村建设等环节的管控,降低腐败发生机率。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县相关要求,禁止利用公款大吃大喝,杜绝公车私用,确保“三公”费用只减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