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护色: | |
东双沟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建议 | |
|
|
我们bet365网址多少位于洪泽湖东岸,镇域面积10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万人,辖10个村和1个居委会、99个联组,现有80多家企业。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坚持走工业强镇之路,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集镇城镇化”的同时,着力抓好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工作,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项目型政府和阳光型政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经济发展,为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一、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 1、强化宣传教育,狠抓责任落实,筑牢防腐拒腐的思想道德防线。我镇始终把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措施来抓,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平时能够切实加强对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每个党员的党性观念,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抓学习教育,筑牢党员干部防腐拒腐思想防线。先后进行了“四项阳光工程”和“3+4廉政教育工程”学习教育,并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开展自学,以各党支(总支)部为单位开展集中学习,还通过专题讲座、知识测试、撰写学习心得、上党课等形式强化“两个条例”、《实施纲要》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学习教育,努力使党员干部熟知党纪条规规定,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从思想上筑牢防腐拒腐防线。 二抓责任落实,完善了《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形势发展和全镇实际,对全镇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规范,确保监督和管理到边到底,不留死角。按照镇党委工作分工,明确了两套班子领导干部、单位、村(居)负责人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负责一级,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抓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情况实行全程监督,定期不定期检查。对群众关心的财务问题和粮食直补资金兑付、救灾款物发放开展专项审计。对公款招待定期检查,审核支出台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先后出台了《东双沟镇机关规范化管理制度》、《东双沟镇机关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管理规定》,对机关招待费、小车费、电话费定额包干,限额使用,规范了办事程序,有效控制了各种支出。 2、实施阳光工程,严格管理监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镇以推进“四项阳光工程”为重点,严格执行,扎实推进,切实抓好全镇的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务。把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作为工作目标。一是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凡涉及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等我们都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二是建立政务公开机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在镇区显要位置建立了长12米的政务公开栏,对经济发展、干部任用、重点项目、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工程招标、“一事一议”筹收、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及收费标准等13个大类108个事项进行了公示。三是建立项目招投标机制。所有项目,不管大小,只要是政府花钱,均向社会公开,公平竞争,公开招标,始终把钱用在为民办实事上。四是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注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全镇聘请了县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干部群众代表、企业负责人等各方面人士作为政府政风、行风监督员,对政府工作开展监督,定期就重点问题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展质询。 健全规范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抓好阳光财务是建设廉洁高效财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 健全制度,全面规范财务管理。实施阳光财务工程,制度建设是基础。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明确操作程序,规范财务运行。先后出台了《东双沟镇机关规范化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镇财税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健全了《东双沟镇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东双沟镇村级招待费管理规定》等,为全面推进阳光财务工程提供了制度保证。 推行审计公开,发挥监督职能。先后对青云居委会、文广站、南甸村、庆祥村、计生站和企业服务站的财务进行审计,对2名违纪村干部进行立案查处,共没收退赔违纪款项1万多元,教育了党员干部,促进了全镇党风廉政建设。 实施阳光接待,控减接待费用。着力推进“阳光政务接待”,努力控减公务接待费用,取得明显成效。在镇招商任务逐年加大、招商企业日趋增多、经济发展不断加速的情况下,实现了公务接待费用逐年下降的目标。 强化监督,常抓不懈。一是镇党委、政府从自身做起,带头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每年二次开展自我剖析,主动查找在公务接待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整改,并进行公开承诺。二是由镇纪委、监察室牵头,从有关部门抽调专人成立督查室,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监督检查,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对群众反映吃喝的举报,认真调查处理,及时反馈。三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镇审计站每季度对部分镇直部门执行公务接待的情况进行一次专项审计,着重检查执行公务接待“五项制度”情况。四是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对镇招待所及有关饭店多次进行突击检查或明查暗访,着重检查有无违反“禁酒令”和违规吃喝现象。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对违反规定用公款吃喝招待的10名村干部进行了诫免谈话,责成有关责任人退赔餐费1万多元,对2名村干部进行了组织处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3、创新便民载体,提高机关效能,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创建便民服务中心。针对过去群众办事难的情况,我们认真反思,深入调研,在借鉴苏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镇实际,把为农服务的“七所八站”集中到一起,投资20万元于去年10月率先建成了镇级便民服务中心。 开展“村站联动勤廉点评活动”。村站联动勤廉点评活动,其主要对象是全镇的村(居),站(所)及班子成员,他们是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廉洁自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基层民主政治的具体落实者。点评会分收集意见、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反馈整改、组织考核六个步骤。镇纪委负责督查,严格考核。对点评会上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整改情况、办结率、群众满意率等进行跟踪督办和回访考核。点评会为基层涉农部门提供了为农服务的平台,促进了他们作风的转变。 组织开展了镇党政领导、村干部勤廉双述和村站联动勤廉点评活动,为群众打造一个与镇村干部接触交流的平台,群众有要求能当面谈,有意见能当面提,增进了了解,减少了误解,加深了理解,使村站工作能干到点子上,干到老百姓的心路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创造了风清气顺的工作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农村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主动性。个别农村党员干部对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够,没有扎扎实实开展相关工作,存在着敷衍应付的思想。二是由于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低,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三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还比较薄弱,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东双沟镇11个村(居),其中有2个村支书、主任一肩挑。虽然在精简职数、强化决策等方面有好处,但监督工作开展的还不够,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党务、村务、财务以及重大事项、工程等公开的程序、形式、效果还有差距,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监督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对部分村委干部存在党纪法规监督无力的问题。村委会干部实行村民自治选举后,非党员的村委干部占有一定比例。一部分不是党员的,也不受党规党纪的约束和监督。因此一定意义上存在着监督的“空档”。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 1、要切实在廉政宣传教育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县、镇两级特别是镇党委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实行分级负责制,在增强教育效果上下功夫。可通过在农村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教育、设置廉政公益宣传广告、组织廉政文化工作座谈等形式与群众赶集相结合、与公共休闲场所相结合、与走访调查相结合,增强教育效果。还可以向农村党员赠送廉政年画、春联,开通廉政文化直通车,成立农村廉政文化文艺宣传队,开展廉政文化进万家活动。镇、村两级要结合农村居住分散、生产季节性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的特点,采取镇轮训与村级巡回教育相结合,党纪政纪专题讲座与集中普法教育、农业科技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2、要切实在党务、村务公开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两委"工作的民主程度。推行党务、村务公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乡、村两级要积极探索党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党员民主评议、支部纳新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公开。村务公开要在形式和效果上下功夫,坚持做到每半年公开一次,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农村党支部都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要求,彻底公开,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3、要切实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两委"的凝聚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建立完善一套保障农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与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相配套的民主集中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听证制度、干群对话会制度、述职评廉制度、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以规范和加强对村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彻底改变在个别村中存在的不民主现象,切实解决"支部大会由书记说了算,村民委员会由主任说了算"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号召力。 4、要切实在强化监督检查上下功夫,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廉洁为民的自觉性。要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党的监督渠道,形成党员和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格局。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尤其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同时,将廉政谈话、廉政承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等制度,向村级干部延伸,确保权力规范运行,提高党员干部为民办事、为民谋利的自觉性。 |